11月11日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。彭博社记者提问,据美国媒体报道,美国会众议院共和党议员正在制定一项法案,可能会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,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?林剑表示,根据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的协议,美国2001年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。
【伊朗银行支付系统将正式与俄罗斯银行支付系统连接】据伊朗多家媒体报道,当地时间11日下午,俄罗斯的Mir银行支付系统将正式连接到伊朗的Shatab银行支付系统。通过此举,伊朗的银行卡可以在俄罗斯境内的ATM机上使用,用户可以从俄罗斯ATM机上以卢布的形式接收资金。
M2增速继续回升,显示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;狭义货币(M1)增速跌幅收窄,为年内首次;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企稳;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……央行11月11日发布的金融数据,显示出实体经济、流动性环境正在出现这些积极变化。
【央行:前十个月新增信贷16.52万亿元 10月末M2同比增长7.5%】10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309.71万亿元,同比增长7.5%。狭义货币(M1)余额63.34万亿元,同比下降6.1%。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.52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住户贷款增加2.1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4514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.65万亿元。
【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】11月11日,在日本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决胜轮投票中,自民党总裁石破茂获胜,再次当选日本首相。
随着本周央行到期MLF、逆回购合计超过1.5万亿,叠加15日缴准和税期因素,市场再度关注降准或降息的话题。11月11日,华北某城商行债券研究员表示,除了到期资金较多和税期等因素外,还包括双十一临近支付机构保证金增加等阶段性因素,客观上都需要央行加大投放。该人士表示,央行此前已经表态年底前要降准,现在市场普遍预期下半月是降准的第一个时间节点。
【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?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一揽子政策发布实施以来,各界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,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,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较好作用。
【美国大选和美联储降息“靴子落地” 机构人士:中国资产将迎来中长期机会】美国大选落幕、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,这些重要事件将对全球经济、金融市场,以及A股和港股市场产生何种影响,投资者要如何调整资产配置?记者采访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,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,中国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、团队负责人杨超,星石投资副总经理、高级基金经理、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,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等5位专业人士进行解读。
比特币日内大涨4%,首次站上8万美元大关。
近日,央行发布《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今年以来,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,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业内人士表示,《报告》有多个增量信息值得关注。央行可能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,使M1、M2指标更灵敏地反映经济活动变化;并强调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以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效率。